新華社北京8月18日電(記者王鏡宇、王沁鷗)中國籃球名宿、中國籃球名人堂成員陳道宏18日接受新華社記者采訪時表示,中國男籃在2025年亞洲杯中的表現(xiàn)令國內(nèi)籃球人感到振奮,大家像“過節(jié)”一樣高興。
77歲的陳道宏曾經(jīng)作為主教練率領(lǐng)中國女籃獲得1994年世錦賽亞軍,2023年入選中國籃球名人堂。18日凌晨,在外地參加青少年籃球活動的陳道宏熬夜觀看了中國隊和澳大利亞隊的亞洲杯決賽。盡管中國隊以1分惜敗,但是球隊的表現(xiàn)讓陳道宏很高興。
他說:“我想到三點。首先,還是中國人比較適合做中國男籃的主教練,因為他比較了解中國球員的特點,知道怎樣最大限度地發(fā)揮這些隊員的潛能、把他們捏合成一個有戰(zhàn)斗力的集體。其次,一支球隊要有血性,球可以輸,人不能輸。有一段時間,我們在這方面的教育和引導(dǎo)有欠缺,而這次的中國隊就很棒。所以,像(決賽中)胡明軒最后一球沒有投進,也沒有人會去埋怨他。第三,我們的隊伍發(fā)展要遵循籃球運動的規(guī)律和方向,同時也要和隊伍、人員具體情況結(jié)合,不能拋開隊員的條件和特點機械地去談規(guī)律和方向。我們要結(jié)合自身條件,去解決速度、空間、高度等問題。從這一點上講,這支隊伍處理得比較好。比如在決賽中,有一個球,趙睿在接到球之后幾乎不停頓地傳給籃下的胡金秋,給他創(chuàng)造了輕松扣籃的機會,這個配合就是快攻反擊中提升速度的完美案例??偠灾?,在遵循籃球發(fā)展方向的前提下要找到適合自己的道路?!?/p>
陳道宏認為,團隊籃球和敢于擔當是密不可分的。在這次比賽中,中國隊不管誰上場都能發(fā)揮,體現(xiàn)了隊員們敢于擔當?shù)木瘢舱f明了隊伍的團結(jié)。比如,初登國家隊舞臺的王俊杰在各個方面積極發(fā)揮作用。高詩巖也是個很好的例子,他的防守、搶斷和拼搏的作風為隊伍提供了很大幫助。再比如,替補球員雷蒙每次上場都竭盡所能地防守,他們的擔當精神都值得肯定。
“外界一開始對一些球員的入選可能不太理解,但這恰恰說明特殊的人用在特殊的地方,這也是團隊籃球的應(yīng)有之義。團隊籃球并不是要求12個人都是全能的,而是每個人都能在團隊中發(fā)揮作用。這次亞洲杯的一個意義是國家隊給大家做了示范,幫助大家尤其是U系列、青少年球隊更好地理解團隊籃球,希望青訓(xùn)教練和基層教練將來能在訓(xùn)練和帶隊的過程中去展現(xiàn)這種理解?!?/p>
陳道宏注意到了入選賽事最佳陣容的新人王俊杰的表現(xiàn)。在他看來,王俊杰的出現(xiàn)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中國隊在進攻中內(nèi)、外銜接的問題。
“他有后撤步投籃、有三分球,還有籃下進攻,能在不同距離朝籃筐發(fā)起攻擊,把遠、中、近連在一起,是在速度和空間上對我們進攻的一種彌補,這樣特點的球員是我們比較缺少的。未來的4號位球員可以朝著這樣的方向發(fā)展,加強在中間地帶的攻擊力。中間地帶的攻擊力強了,外線的機會也會更多。沿著這個思路,在不同距離上的投籃和突破的變化和連接也是值得球員去研究的。我們的球員要更全面,跳投、突破攻擊性要強,傳球也要強?!?/p>
陳道宏表示,在看到中國男籃的進步和希望的同時,也不能忽視差距。比如,遇到緊逼防守、夾擊時戰(zhàn)術(shù)執(zhí)行不夠連貫、影響進攻效率。另外,外線掩護的移動速度沒有日本隊、澳大利亞隊快,在強對抗下球的運轉(zhuǎn)也還要加強。(完)
上一篇:中國男籃:一枚銀牌不是終點
下一篇:返回列表